{}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日益进步,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也不断增多,这些建筑均涉及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细部做法多,施工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对许多建筑物地下室工程进行验收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细部处理不当原因造成的地下室渗漏较为居多。因此,把握好细部施工的关键环节,对于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的主要原因 墙板施工缝构造处施工时易引起细部渗漏的原因墙板施工缝的施工不当是使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易出现渗漏的原因之一,虽然相关施工规范有着严格的施工工艺要求,但是在具体施工工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当施工或不合理施工顺序导致墙板施工缝出现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是:淤墙体在支模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工人操作不小心将杂物或污染物掉落在墙板施工缝的凹槽内,由于施工管理不当,没有及时清除杂物或污染物,或是虽用高压水冲洗,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颗粒较细的污染物滞留在凹槽内,形成薄层,这样一来便降低了墙板的抗渗能力。 {}于墙体在支模板的过程中,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在施工缝部位封口不严,导致在浇注墙体时,施工缝铺设的水泥砂浆漏浆严重,或是没有控制好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粗骨料集中沉淀在浇注的墙体下部,没有形成密实的混凝土。在墙板中留置阶梯、凹凸和预埋金属板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细部渗漏,例如:施工缝的台阶处混凝土不密实,或是表面凿毛处理不彻底,会形成隔离层。在凹凸形式施工缝的浇注过程中,当未达到拆模条件就急于拆模,会造成凹凸缝局部开裂、松动,形成渗漏点。在采用预埋金属板施工时,接头不焊接或是焊接质量未达到要求,或是搭接长度不够等原因均会造成细部渗漏。后浇带施工时易引起细部渗漏的原因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最后在两侧主体结构浇注并达到一定沉降稳定后再进行二次浇注,虽然随着高层、错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不断进步发展,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后浇带处理不当导致细部渗漏的现象还仍有出现。 [2]{}地下防水 1、地下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0.6Mpa地下室底板大体积防渗混凝土,施工要求连续不间断,不能留施工缝,一次连续浇筑成功。 为确保防水砼的施工质量及防水性能,防止裂缝,在施工时要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2、抗渗砼配合比设计 商砼厂家提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工作。并要专业热工工程师进行热工计算,以优化zui佳砼配合比,将水泥用量降到zui低。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止砼裂缝的预防措施。为降低水泥水化热,尽量选用不带R的水泥。每立方砼的水泥用量宜控制在300㎏以内,尽量降低水化热量,预防湿度裂缝发生。 3、采用三掺技术防止裂缝 ①掺加渭电Ⅱ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少水泥热量,延缓水泥热释放速度,提高砼后期强度。 ②采用HEA补偿收缩砼新技术,增加砼密实性与抗渗性。 ③掺缓凝性泵送剂,减少用水量,延缓水化时间,提高砼的和易性和可泵性。 7、模板穿墙螺杆的防水处理:{}本工程所有地下室外墙板,其支模用穿墙螺栓(里外)均双面满焊3㎜厚60×60止水片,并在外侧模上衬厚度20㎜的木块,拆模后取掉木垫块,割去此段螺栓,用防水水泥砂浆封口。 8、管道穿墙部位防水处理 穿墙管应在浇筑砼前预埋套管,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距离应大于250㎜,管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当穿墙管线较多时,可采用穿墙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预留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细石砼。 9、穿墙群管的防水 土建和安装应会审、核对相关图纸,以免遗漏和差错。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图纸无要求时在征得设计者同意后,做到: ①墙管道孔均采用比穿墙管径大100㎜得防水套管预留,防水套管中部3㎜厚200㎜宽钢板止水环,钢板止水环根部粘接15×15㎜膨胀橡胶止水条。穿外墙的管道与防水套管之间的空隙用水泥石棉或防水砂浆嵌填。 ②外墙部位与套管之间的空隙用石棉热沥青嵌填严实。 D、地下室外围2:8灰土防水,地下室外墙外围一圈,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层外40㎜厚聚苯板保护层外,1米宽,6.6米高,2:8灰土回填夯实,土必须是好黄土,灰一定要熟化过筛,土粒径不大于1.5㎝,灰粒径不大于0.5㎝将土和灰要搅拌均匀,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系数。灰土应先作击实试验报告,土壤含水率应接近较优含水量,控制范围±2。机械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靠墙转角夯不实地方,可采用人工夯实。机械夯实每层铺土厚度20~25㎝,人工夯实每层铺土厚度12㎝。按规定夯实好灰土,每层用环刀取土作土壤检验,检验是否达标合格。不达标要返工。压实系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标准。含水率应控制在较优含水率±2%左右为宜。